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

[日期:2005-06-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
     
     
鲁教基字〔200510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2004
9月,我省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总体来看,实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但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工作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工作的指导,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实验工作健康顺利进行,促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
     
我厅将进一步完善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职能,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省财政设立课程改革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抓紧研究制订新课程下的师资配备标准,做好教师教育与培训工作规划;稳步推进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规范实验教材选用,做好教材管理工作;启动办学条件标准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挥教育教学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课程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作用,深入基层,建立起与普通高中密切稳固的工作联系。
     
各市要在市级人民政府统筹领导下,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实施本地的高中课程改革工作。要就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对课程改革的经费支持。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形成课程改革的核心团队,搭建面向本地全部普通高中的研究平台。要组 织专家指导组,深入学校,建立起与学校密切合作的工作联系。要做好实验教材选用工作,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公正透明、民主科学的教材选用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工作的力度,为新课程实验奠定师资基础
     
高等师范院校要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职能。当前,要开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介》等课程,向师范院校毕业生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师范院校学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确保师范专业毕业生胜任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好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和教材培训等各种类别和层次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各地要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师字〔20033号)要求,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推进校本培训,促进中小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从2005年开始,我省将在全省中小学校中评 选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以推进和规范校本培训的开展。要积极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满足广大教师对新课程资源的需求和选 择。
     
要加强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整合本地的专业教师力量,协调某些薄弱学科(如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专业师资的配备使用,实现区域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师资库和虚拟学科教研组织,
     
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构建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逐步实现我省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互联互通。
     
教师培训工作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由教师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要杜绝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乱收费等现象,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质量评估制度。各地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 培训成本分担机制,保证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
     
三、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
     
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印发)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齐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切实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选择需求。
     
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完善学生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不断改进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要 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科学使用教材和学校课程资源,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参与社会实践。要切实保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场所,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
     
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新课程
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大力推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深入学校,跟踪实验工作,加强对教学实 施的专业引领,指导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关系,收集和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的反馈情况,提出修订和完善的建议。我厅将尽快组织人员,研制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评价,对普通高中教学进行实践性指导。
     
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校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的的研究制度。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密切与学校的联系,加强教研网络建设,整合研究力量,共同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疑难问题。要总结推广校本教研的成功经验,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 织。
     
五、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我厅将按照《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鲁教招字〔200410号印发)要求,着手研究命题、招生方式等工作,发挥新课程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课程改革的保障、引导作用,有条不紊地推进招生考试工作的深入开展。
     
要指导高中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要认真执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鲁教基字〔200418号印发)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今后,除省里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和由学校自行组织的模块认定考试外,各市、县(市、区)不再组织统一考试。
     
高中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需要中考改革的支持。各市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向高中下放招生自主权,鼓励高中自主招生。
     
六、充分发挥普通高中的创造性,强化学校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
     
普通高中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实践者。普通高中要强化开展新课程实验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 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教科研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要根据 新课程实验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实验工作,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教师富有成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改革对高中的管理和评价制度,逐步建立以制止违规行为为主要目的督导机制,以促进高中特色发展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减少在一般工作上的统一要求,放手让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要通过组织定点联系学校研讨交流等形式,完善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帮助 学校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
     
  七、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督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把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督导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二○○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阅读:
录入:wjd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党章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教育导航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山东省泰山中学(泰安市文化路52号)   www.sdtszx.com 
办公室:(0538)6278238 教务处:(0538)6278219 信息中心:(0538)6278226
鲁ICP备10000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