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从“教案”到“学案”,变革教师备课

[日期:2006-09-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课程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一节节精彩的体现课改理念的公开课频频亮相,然而热闹场面背后,其普遍意义上的教师们的备课却还是那么的“传统”:老师们为完成任务疲于应付,大量的不约而同的抄袭同一教案,尽做无用之功。备课检查则凭教案的数量、环节、详略、书写定优劣,重形式轻实效。这样的备课于学生无益,教师费力,领导劳神。 
     如何尽快从目前教师备课流于形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变应付型教案为实用性教案,砸碎传统的形式主义的教案,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是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途径。
     笔者跟随南麻镇教体办领导深入课堂,目睹了改革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全过程。
     执教的是南麻六小四年级一班的岳增英老师。上课后,老师没有冗长的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荔枝》后,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看自己手中的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的学习目标。接着根据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们边读边画,时而凝神思考,时而翻阅工具书查阅资料,不时地写写记记,学得非常认真;然后是小组交流、检查,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的井然有序,这时候教师巡视指导,同时参与到其中一组中去学习。这两个环节的学生自主学习占去了课堂一半多的时间。最后是师生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疑难问题。由于有了前面学生自主扎实地学习,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胸有成竹,回答问题语言流畅,谈吐自如,个性鲜明,互相辩驳和补充,掀起了课堂学习的高潮。紧跟其后的是“我来显身手”,每个学生都来做一做,检测一下本节课学习的效果。整堂课紧张而有序。
这节课上,没有往常公开课哗众取宠的异常“活跃”场面,没有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没有执教教师的煽情鼓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静静的读书、思考,心平气和地商讨、辩解,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看看老师打出的成绩,全班同学全部合格,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实效”。 
     比较一下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不用外力推动而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主动去获取知识,事半而功倍。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助学方案,称之为“学案”,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当然,学案的使用必须是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适用于中高年级。 
     他们是这样编写及操作使用“学案”的: 
     1.要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作用,一般在上课前一周,教师在备课中研究学案编写; 
     2.组内成员要明确任务、统一要求,集体讨论、研究,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具体编写; 
     3.在上课前1-2天,把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南麻镇“学案导学”教学法或许会很好地扮演这一“终结者”的角色。

阅读:
录入:wjd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化培养
下一篇:学案简介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教育导航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山东省泰山中学(泰安市文化路52号)   www.sdtszx.com 
办公室:(0538)6278238 教务处:(0538)6278219 信息中心:(0538)6278226
鲁ICP备10000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