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实施“八步教学法”阶段性总结(一)
之情况总结
本学期以来,在级部、各备课组长和班主任的带领下,2012级所有老师和同学们深入学习“学贵善思、教贵善诱”八步教学法的精髓,并将八步教学法落实到日常课堂中去,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半学期来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 取得的成绩
1、 唤醒了大多数老师的改革意识,教学观念上达成了共识。“八步教学法”模式的出现,重新定位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教学的内涵、目标,重新理解教育的使命。不管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大家都在积极尝试用创新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学案编制、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调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学习学生成了主体,这时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内合作探究,解答疑问,这样老师就能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了解了学生思维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精讲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
3、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教师在问题激疑后,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疑,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4、 教学案的三案合一,规划合理,增大了课堂容量,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同时,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学案使许多知识都落到了纸上,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
5、 课堂评价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课堂量化打分的办法,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大家勇于发言、抢着发言的现象失而复得,
二、 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平衡。每个组很多情况下是几个组长或回答问题的积极分子在配合老师,其余同学反应冷淡。有的小组B或C层次的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甚至借此机会开小差,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普通班中,小班学生情况较好。
2、 展示的方式单一性。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使用。但是有的学校却把黑板展示作为唯一的展示方式,导致了低效。
3、 课前预先案内容过多,使课堂过于前置,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现在学生的上课基本上在课堂上是展示学生的课前劳动成果,不会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因此不预习会导致上课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每科都预习的话,再加上每科的课后作业,学生课下的的负担会加重。学生的知识巩固时间会减少,感觉学习不够扎实。而且,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认真,效果欠佳,直接影响到课上讨论的效果。
4、 课堂评价打分在各科之间甚至同学科的不同老师之间不均衡。小组评价分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从实施的情况来看,老师们打分的随意性较大,标准不尽相同,造成小组评价上的误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值差别较大、各组得分平均、打分随意性较大、不能坚持打分等。
三、 下一步措施
1、 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小组学习学生成了主体,这时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觉得学生学习时,老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或示范表述,或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内合作探究,解答疑问,这样老师就能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如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能够顺利参与到学习中。了解了学生思维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精讲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
2、 督促各备课组编制好导学案,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的放矢。各备课组根据学习内容和每个班级的学生实际,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反复研究,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一课时一个导学案,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留有疑难问题征集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定期召开备课组或班主任调度协调会,及时了解老师和学生落实“八步教学法”的情况。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现在正处在新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学生的坚持不懈是顺利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保证。级部要定期召开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会,进行情况反馈和监督执行。
4、 级部制定学习小组评价细则。针对各位老师课堂打分分数不均衡的现象,级部统一制定学习小组评价细则,以规范打分。细则如下
(1)导学案评分标准: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可酌情加或减1-3分/人
(2)课堂表现评分细则
必答:1分,根据题目难度选择适当层次的同学回答
抢答:A层1分、B层2分、C层3分
讨论:满分3分,视情况酌情给分,也可不给分
展示:满分5分,视情况酌情给分,原则上C层的同学展示正确可得高分
点评:满分3分,视情况酌情给分,原则上C层的同学点评正确可得高分
(3)每班由一名同学负责统计每节课得分
(4)每天公布当天小组得分
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尝试才刚刚开始,有了领导的支持、教学理念的引领、教学方法的指引,后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实践落实了。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落实下去,才能收到一些效果,也许开始的路会很难,但,只要对自己提高要求,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