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高三年级召开“合理复习,高效备靠”高考学法指导会

[日期:2013-09-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高三年级召开“合理复习,高效备靠”学法指导会

9月27日-28日,高三年级分别召开文理科“合理复习,高效备靠”学法指导会,高三年级康明申主任作了动员发言,高三年级备课组长侯世喜老师、尚林涛老师、赵青老师,分别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学法指导。

功略一 :统揽全局, 计划先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度身制定一个计划,它能够为考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复习的进程,把复杂的复习过程具体化。有了明确计划之后,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就更能定下神来,按部就班的完成最后的复习工作,减少因考试临近而带来的心气浮躁和盲目行为。

  那么什么样的计划才能够行之有效呢?衡量的标准有三:目标明确,操作具体,容量适度。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制定计划都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内容也可以先粗略的按照科目划分为不同部分,然后又在每个科目上确定最后的复习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复习任务,例如一名考生在考前一个月时为自己确定的数学复习任务为:熟记定理、公式,复习课本重点例题,复习试卷、练习册(过去完成的)中已做标记的重点题目,完成一定数量的新练习,并且为自己确定了每个任务需要使用的大致时间,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时间计划,把他们有效的分配到其中。可以说目标明确就是内容目标和时间目标明确,要完成哪些内容,要花多少时间完成这些内容,考生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操作具体就是考生要明确的知道当前的这个小时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也就是把内容目标具体的溶入到每一天,每一小时中。当然制定计划也要容量适度,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效率,任务不可过重或过轻,而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当然还需要提醒考生的就是计划不要过于重视形式,例如,计划是应该写成书面形式还是腹稿形式,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达到“心中有谱”的功用就可以。

  ◆功略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勤于思考知识、学科之间的联系,思考所学知识与所面临问题之间的联系。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一个归纳和概括,借助各种网络图或结构图来帮助自己思考和记忆。

这个时候应该重视课本,看书要看细、看全,也要讲求轻重详略,常用的很熟悉的知识点简单过一遍,理一下思路,加深印象;对于重要知识点,课本标注和一些没太弄明白的内容要抓紧最后260天的时间巩固加强。在看书的过程中,注意瞻前顾后,积极归来总结,这样就可以把知识的珠串完整的穿起来。

  ◆功略三:查缺补漏,常规练习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在复习临考的最后260天,考生不宜选择大量的难题偏题和怪题进行练习,另外也不适宜无目的性的选择一些参考资料来练习,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对过去做过的大量练习进行回顾和整理,对易出错的、有代表性的、或者题型较新的习题进行重复学习。当然,不做偏题怪题,并不代表可以不做练习,在考前一个月要坚持练习,但不要急躁,一上来就做很多题,练习时要细水长流,不让自己手生。

  ◆功略四:强弱并进,不言放弃

  考生在最后260天不能单独复习自己的强势学科或弱势学科,要做到强弱并进,不过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一定的轻重,在比较重要,或者容易取得进步的学科上可以适当多分配一些时间。另外也可以在自己注意较为集中的时段学习更为困难的弱势学科,在其他一些时段学习感兴趣的强势学科。

  总之,考前的最后260天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段很重要的时间,这段时间不算短暂,只要能够踏实地的完成每日的复习计划,在这最后的260天必将收获颇丰。

阅读:
录入: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10年名校自主招生面试试题总汇
下一篇:高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之班级“文化墙”欣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教育导航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山东省泰山中学(泰安市文化路52号)   www.sdtszx.com 
办公室:(0538)6278238 教务处:(0538)6278219 信息中心:(0538)6278226
鲁ICP备10000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