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级部关于市教研室视导的整改措施
一、开展百日提升行动
目的:以100天为期限,全程全方位盯紧盯实做好,达到管理更加精细,目标更高远,成绩更提高。
目标:文化课紧紧抓住目标生100人,争取文化课尖子生出名牌;
专业生基本目标本科录取超过200人,奋斗目标本科录取超过300人。
措施与活动:
1、开展百日誓师级高三一轮验收表彰活动,高三全体学生、家长代表和全体教师参加,树立信心,提振士气。
2、加强对2014年考试说明的研究,备课组长参加高考研讨会后,分文理科召开全体学生二轮、三轮学法指导会。
3、加强培优补弱措施,明确目标生、边缘生和希望生名单,措施具体,责任到人,跟踪分析、聚焦和落实,落实市教育局695、650、590策略,进一步落实全员导师制。
4、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作业分数化、考试日常化活动,实施学生早、午、晚签到制度。
5、成立艺术生管理委员会并开展活动,加强艺术生管理。
6、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改革,落实“诱思八环活力课堂”改革和多媒体,班班通使用。
二、后期教学工作要求
树立科学备考观,认真学习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遵循高考考试规律,把握好知识、方法、能力三个要素,处理好备考过程中的五种关系,落实好“选、做、讲、练、评、悟、补”七个环节,实施“暖心工程”,狠抓质量监控。为此,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室视导的整改精神,对高三后期教学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1、牢固树立科学备考观。必须遵循高考考试规律办事,考试是一门学问,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再加上奋力拼搏,就会走向成功;考试是一项工程,要系统部署、周密安排。为此,重申二、三轮复习的基本要求:第二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遵循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研究,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知识和方法体系。重点在“深化”上做文章,不搞面面俱到,要善于删减“枝叶末梢”,以主干知识为主题,进一步突出重点选专题,抓住关键选专题,瞄准热点选专题,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努力克服“高原”现象,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方法得以提炼,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轮复习以模拟性综合考练为主,同时注意回归基础知识。遵循回归、综合、仿真、调节的原则。回归基础,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遵循“遗忘曲线”规律对基础知识重新审视、回味和顿悟。综合、仿真训练是本轮次的主要任务,要在选题和规范训练上下功夫,要注重实效性,防止流于形式。所谓“调节”就是调节学生的心态和情绪,以积极稳定的心态应试,以良好的竟技状态应试。
2、把握好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就是知识、方法和能力。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应用,方法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高三后期阶段克服“高原”现象的关键因素是方法。所谓方法就是使知识点发挥作用的具体办法或步骤式的程序性套路,在现行高考模式下,考试时间限定在2~3个小时范围内,如果在一个非常陌生的情境下要求学生“创设”出一种全新的套路来,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高三后期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阶段,不要盲目追求做题的数量,一定要注重引领学生归纳和反思,通过归类分析 ,抽象概括出程序性的套路来,这就真正掌握了方法,能力也就形成了。非常遗憾的是在现行课标和教材中,学科的方法虽然贯穿(或隐含)其中,但不成体系,因此,必须加以系统化整理,增强训练的目的性。
3、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教”的方面来看,关键是要掌握好学情,这一点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往往忙于做题而重视不够。从“学”的方面来看,要引领学生强化自我反思的意识,不反思、不感悟,盲目做题、贪多求全是一个顽症,必须加以克服。要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高考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把责任推给你的父母
4、落实好“选、做、讲、练、评、悟、补”七个环节。“选”是指老师要精选题目、科学组题,选题的标准:一是要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二是要从“立意、情境、设问”三个角度进行斟酌;三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老师要“下水”亲自做一做,鉴别一下题目的优劣;四是组题组卷要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专题要注意归类和提炼方法,综合卷要注意低、中、高三个层次合理的搭配。“做”在这里是指学生要在老师的“讲”之前,把学案上的题目在课前先做一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置练习,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讲”是指老师的精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要特别注重归类分析,引领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归纳出解题的“套路”来,提炼出方法来,拿到解题的金钥匙,要善于讲出新意,有时要“小题大作”,有时要变式延伸,有时要举一反三,有时要举三反一。总之,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怠倦情绪。“练”是指学生在老师精讲点拔之后,在前置练习基础上的规范性、快速性的训练,必要时要进行限时训练。
“评”是指老师的讲评,要按照讲评课的基本要求,重点抓好“五讲”,即讲错例、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变化。“悟”是指学生的反思和感悟,通过感悟把老师的“讲”和自己“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通弄懂,这一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补”是指补偿性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补救性工作,要针对学生薄弱环节精心配置训练题组,进一步抓好落实。
5、强化艺体生的教学管理。对拿到有效专业合格证的艺术班考生,要单独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在共性授课的同时,要分类辅导,重点帮扶有潜力学科和政策制约学科,教会学生合理的“投机性”答题技巧。加强纪律管理,维护公共秩序,对于违纪学生要严肃处理。
6、实施“暖心工程”。要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增加感情投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教师热情似火之心,温暖学生之心,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小心眼”、嫉妒心、自卑感、焦虑感、怯场等不良心理倾向。一是要改善教育方式,给学生积极的评价、指导和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奋发向上。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还要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感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产生愉快的心情。三是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做到:①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消除学生过度紧张的情绪。②正确看待考前和考试中的紧张,要认识到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利于学生调整到最佳考试状态。③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境,自觉处理好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④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胜不骄,败不馁,不以“分”喜,不以“分”悲,不与同学硬性比较,考试期间训练考一科忘一科的意念,树立自己能做的题目都做了就是成功的信念。
7、狠抓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督查调控,是教学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级部要通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方法及时了解教学信息,深入备课组、深入课堂加大教学调研的力度,狠抓集体备课、学案教学、作业批改等几个环节,加强学生管理,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认真落实学校教学案一体化要求和“七个教学环节”。组长要认真履行集体备课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把关定向的职责,任课教师要自觉服从管理和听从指挥调度。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学法指导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好班级协调会,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信息沟通,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研究学情,强化目标意识,落实好“拔尖、保优、推边”措施,想方设法努力完成班级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