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高一
班 名学生感谢大家的到来。在学生的心中只要自己的家长愿意来参加会议,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们就是骄傲就是幸福。我同时也代表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能够准时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今天我主要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班级的基本情况;二、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不同;三、班级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四、目前学生的不足;五、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班级的基本情况
全班人数:
男生 人,女生 人 (住宿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
教师情况:(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关爱学生方面)
二、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不同
1、科目多,容量、难度大。学习强度大,时间长。初中教材体现基础性,高中教材承担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任务,因此,从初中到高中内容跨度较大,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只有点滴消化在平时,为高三打好基础。高三根本无法突击。
2、初高中教学方法也是不断变化的。初中教师教学时对一个知识点讲例题、训练习题较多,但高中内容较多,教师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能精讲精练,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灵活掌握知识和方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
3、初高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如初中做数学题可用计算器,而高中不行,很多学生计算能力差导致失分。
4、初高中学习方法有明显变化。初中大多是跟着老师学,机械模仿的多;而高中强调自主学习,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理解掌握,特别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求学生有极高极强的自学能力,主动向课外延伸。
三、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
1、教学方面
教学理念: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不仅追求好,更追求进步;关心每个后进生,不看重一时的成绩,希望每个人都有进步。全班 人,就每一个学生而言,在班级中占 分之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每个家庭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所以我们的原则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心鼓励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但又要有所侧重,尤其是基础较一般的同学。生活学习上对这些同学既提出更严格要求,生活上还经常鼓励帮助他们。
高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有九门主要学科,文理兼修,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当重,比起高中的学习任务,初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任务重,要求高,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可能有些吃不消,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都深知责任重大,都在千方百计把教育学生的工作干好,我是一有空就往教室跑,甚至每个课间都要到教室看看,我代表 班全体教师请家长们放心,教师有能力有信心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2、班级管理方面
学校年级高度重视
班主任到位跟班
下午自习、晚自习教师全程跟班
学习泰中学生一日常规
加强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
建立团结机动的班委会
形成量化评价竞争机制
加强自习纪律促学风
四:通过两周的军训、学习发现学生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行为习惯较差(结合本班实际和泰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迟到、上课说话、作业完成、自习纪律、穿着打扮、文明礼仪、尊师重教等方面)
2、学生不善于交流
3、缺乏学习动力、信心
4、学习方法不当
(1)没有提前预习,上课抓不住重点,理解不透,或没有坚持好。
(2)作业不认真完成,错题不纠正,
(3)有问题不及时解决,积累太多,不善于和老师同学们交流,觉得求人办事难,不愿开口。
(4)课堂效率低,而追求课外时间提高成绩,学校有老师而在课外请家教,舍本求末。课堂大于自习,自习大于家庭。
具体表现:桌子上放水杯、梳妆用品,课外书,游戏机,手机等,讨论影响听课,自习课不能保持绝对安静。
(5)不能抓紧在校的点滴时间
5、追求奇装异服
(1)服装: 统一校服
(2)头发: 离子烫、染发。
(3)首饰:如:耳钉,耳环,项链,脚链、戒指、手镯,
6、饮食习惯不好:在家不吃,到学校吃,如:面包、可乐,使身体和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7、容易移情别恋
由于缺乏关爱,而转移感情倾诉对象。如早恋、网吧、言情小说等。
五、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往导致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的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教育孩子遇事要冷静对待,宽容大度,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自己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
2、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自己的愿望与实际能力有着很大的距离,他们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总想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有事不太愿意与父母及老师交流,情感脆弱,做事莽撞,不记后果,冲动和好奇是他们的最大特征。这时,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询问学习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青春期的早恋问题。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光靠老师教育还是软弱的,家长更应关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3、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有的家长在没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单凭某一学科或某一单元的学习成绩就盲目断定孩子“不行”,还有的家长过高估计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
4、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时代变化了,人才的标准也在变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孩子暂时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不能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既要与同学比,更要与自己比,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5、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一味地去斥责孩子,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那样孩子才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面对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6、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一种失职。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当然相当多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家长与老师要坦诚相待,相互交流、相互包容。家长应与老师沟通解决分歧和看法,一定要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和短处,更不能贬低老师,坚定地站在学校老师一边,同样老师也会维持家长的形象,那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常听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好,怎么到你们学校就变了?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缺少客观全面,年龄环境都在变化,中学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他,只要我们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7、学会对孩子说不。以色列有句名言:再富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给孩子的钱要控制,并问孩子是怎么花的。
各位家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我坚信在我们学校、你们家长、学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的目。最后谨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