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2014级学生编演 课本剧《沁园春 长沙》——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

[日期:2015-11-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沁园春 长沙
编导:卢雪
人物:毛泽东(石金龙饰) 杨开慧(刘俊冉饰) 蔡和森(滕志豪饰)
向警予(张丽媛饰) 萧子升(苏东晨饰)  张小珊(张珊饰)  
赵恒惕(张群饰) 赵恒惕手下(孙翼虎饰)杨昌济(张迅嘉饰)
韶山人民(马龙旭 秦浩阳赵志伟等)                         
 第一幕
旁白:毛泽东走出韶山冲,来到长沙,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孙中山同盟会的纲领,设想了一个由孙中山任总统,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的政府。尽管他当时还分不清革命派和立宪派,但一股新鲜的血液已经在他的身体里流淌了开来。                            
(宿舍里  书桌,笔墨纸砚。毛泽东一手拿剪刀,一手攥着辫子,几个同学拉着他的胳膊)

蔡和森:润之!千万别冲动啊!(上前拉)
毛泽东:革命就应从它开始!(想甩开挣脱)
萧子升:革命并非一定从它开始,要知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啊!
向警予:润之,你可要慎重啊!
毛泽东:我想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萧子升:你明白的我们也明白,只是现在,形势逼人,咱们势单力薄,无力拯救国家啊!
毛泽东:(更加坚定)非革命无以救中国!革命就应从剪辫子做起,让我先与清政府一刀两断
向警予:(望向蔡和森)既然如此,那我支持你。
蔡和森:(犹豫片刻)润之,我们也支持你!
(毛泽东向他们投去感激的眼神,辫子剪下。)
张小珊:(跑上)我也支持毛润之!我也要剪辫子!
(众人大笑声)
众人:你就算了吧,留着辫子好嫁人吧。(众人笑)

张小珊:只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不嫁人都行!
(众人笑,齐声低声呼喊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声音低沉有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众人散去)
蔡和森:润之,今晚一起去吃饭吧。
向警予:你向来只知道抱着书啃,从没见你有过片刻放松,不如今晚一起吃饭?(试探性语气)
毛泽东:啊,什么?(迷茫状)
蔡和森:一起去吃饭啊。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革命也要吃饭嘛!。
毛泽东:你们去吧,我没胃口。我再看几页书。(低头前行)
(坐桌前挑灯夜读。毛笔写字。抬头看窗外,起身。音乐《宋家三姐妹》起)
毛泽东:(朗诵)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何处不青山!

     (灯光暗 音乐淡出)
                                 
第二幕
旁白:怀揣报国信念,1911年,毛泽东走出学校,立志做个对国家有用之人。杨昌济老师是一个很有想法和主张的人,当时在北京大学教书,他与毛泽东经常讨论一些国家民族的问题。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也经常在一旁聆听着两人的讨论。
(杨昌济家,毛,杨拿报纸,坐着讨论 指指点点。杨开慧站在父亲身后 )
杨昌济:润之啊,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咱们改天再聊。
毛泽东:好的杨伯父,改日再来聆听教诲。
(欲走)
杨开慧:润之,你等等。我还有几句话。
杨昌济:你们聊几句吧,我去开明书店拿几本书。
(杨昌济下)
杨开慧:润之,工作的事怎样了?好久不见你来我家。
毛泽东:还没着落。近期在打算和同学出国留学的事。我想出去看看,考察一下法国大革命,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变革情况。
杨开慧:庚子赔款第三批留学生都去了,一般人可享受不到。
毛泽东(沉默两秒):我也知道费用是个大问题。家里凑了一部分,我正在想筹钱的事,总之我是一定要去的。(抬头坚定的看着杨开慧)
杨开慧:我知道你和你那些同学一直在想社会变革的事,出去看看一定有好处。钱我也能帮你一些。但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毛泽东:是啊,如果有一份工作既能看书充实自己还能挣钱就好啦,哈哈……
杨开慧:对了,听父亲说,北大图书馆好像缺一个图书管理员。
毛泽东:是么?
(杨昌济拿几本书上)
杨开慧:爹,您回来了。快坐。(杨昌济坐下)
杨昌济:润之还没走呢,一起吃午饭吧。这几本书你拿回去看看,不错的。
杨开慧:爹,润之想勤工俭学,您不是说过图书馆缺人的事吗?
杨昌济:好啊,报国先要立足修身,勤工俭学也是大丈夫所为!北大正缺一个整理古代文献的图书管理员,润之有学识有头脑,我可以为之推荐!
毛泽东:是啊,太好了!不光能工作,还能看许多书报,谢谢杨伯父!
(杨开慧和毛泽东相视一笑)

旁白:(音乐《神秘园》起)毛泽东杨开慧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坠入爱河并结婚。杨开慧不仅是毛泽东学习工作上的伴侣,更是感情上的依靠。1921年毛泽东为妻子杨开慧写了一首《虞美人》,这位后来叱咤风云的伟人,一样也有深情款款,情意绵绵的时候。
(灯光暗)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 坐数寒里
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 也无由
(音乐淡出)

                         第三幕

 旁白:毛泽东没有出国,在北大图书馆,他阅读了大量工农运动的资料。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他回到了湖南,回到了韶山。1925年七八月间,韶山冲一带的农民运动迅猛地开展起来,这一带的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跑到湖南省城去找省长赵恒惕告状,要求政府捉拿煽动农民暴动的领袖毛泽东。
(省政府办公室 赵恒惕在剔牙)
手下:报告!
赵恒惕:进来!毛泽东等人,扰乱地方治安,煽动农民暴动,我们要不惜一切代 价,抓住毛贼!
手下:那个毛泽东真有这么大本事?(小声)
赵恒惕:哼,这人从本乡出去,在外头喝了几年墨水就成土匪头子了!人人都要造福百姓,他却偏偏祸害乡里,真是气死我了!
手下:是,我们一定抓住毛匪,平息暴乱,给湖南父老一个交待!(敬礼)
赵恒惕:他妈的,这小兔崽子,竟敢跑到我的地盘上撒野!非宰了他不可!
(灯暗 音乐起 惊悚的逃跑音乐零星的枪声)
 韶山人民1:快!润之!这边!(躲起来)
 韶山人民2:就这么一直躲着也不是办法啊!
 韶山人民3: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台下音: 快搜!别让那姓毛的跑了!)
 韶山人民2:来不及了,你快走,我们掩护你!
韶山人民1:过了前面那条河你就安全了!
 韶山人民3:快走吧!(推了毛泽东一把)
毛泽东:你们保重!我会回来的!
 (齐下)
旁白:韶山人民帮助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这时,32岁的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意气风发。往事历历在目,一一浮上心头。
(毛泽东缓步走出 音乐起《英雄的黎明》)
  (毛泽东朗诵《沁园春长沙 》上阕数句之后演员陆续登台共同朗诵最后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由毛泽东重复一遍齐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剧终)
阅读:
录入: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周军校长在首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培训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乘着音乐的翅膀——2014级音乐生汇报演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教育导航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山东省泰山中学(泰安市文化路52号)   www.sdtszx.com 
办公室:(0538)6278238 教务处:(0538)6278219 信息中心:(0538)6278226
鲁ICP备10000813号